在苏梅岛与僧侣一起冥想是什么感觉

在苏梅岛与僧侣一起冥想是什么感觉:一段宁静的旅程

苏梅岛是一个多面的地方。有人记得她,是因为这里有无尽的椰子树和五彩缤纷的沙滩巾。有人记得她,是因为绿咖喱的浓郁香味和霓虹灯下夜市的喧嚣。但苏梅岛还有另一个地方,更安静、更深邃——一个世界之中的世界——在这里,时间仿佛随着僧侣呼吸的韵律而缓慢流逝。如果你想体验在这座传奇岛屿上与僧侣们一起冥想的乐趣,那就让我牵着你的手,带你体验一番吧。


山上的寺庙:选择你的庇护所

苏梅岛的清晨是温柔的。海水泛着淡淡的粉色,鸟儿在榕树上闲聊,头顶上,寺庙的钟声响彻苏醒的岛屿。最适合冥想的地方之一是 普莱兰寺这是一座宁静的寺庙建筑群,拥有高耸的白色观音雕像和充满悠闲鱼群的莲花池。

您可以在 Google 地图上输入:Wat Plai Laem 进行搜索

走进寺庙大门,你或许会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香火气息,身着藏红花长袍的僧侣们默默地穿梭于神龛之间。弥漫着崇敬的气氛,却又不失庄重;孩子们的笑声和凉鞋的拍打声,与诵经声一样,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。

提示: 苏梅岛的大多数寺庙,包括 普莱兰寺 以及著名的 帕雅寺 (大佛寺)对有兴趣冥想的游客开放。进入寺庙前,请务必穿着端庄——遮盖肩膀和膝盖——并脱鞋。


正念清晨:加入僧侣行列

日出后不久抵达,你或许会看到僧侣们正在化缘,盛满糯米饭和水果的金属碗叮当作响。寺庙生活充满着一种温和的民主:没有人匆匆忙忙。一位年长的僧侣可能会带着满脸皱纹的微笑迎接你,并邀请你坐在禅堂凉爽的瓷砖地板上。

课程开始得很简单。僧侣可能会指导你几分钟的呼吸,他的声音平静得像平静的泻湖。不需要任何特殊技巧——只需要一颗开放的心灵,以及愿意暂时放下世俗的杂念。

个人见解: 第一次,我像灯下的壁虎一样坐立不安。炎热的天气,陌生的姿势,以及寺庙生活那奇特的交响乐——诵经声、昆虫的鸣叫,偶尔还有心不在焉的信徒的手机铃声。但慢慢地,当我专注于呼吸的起伏时,这些声音就成了冥想的一部分,而不是干扰。


修行的核心:静,而非完美

一位睿智的僧人曾告诉我:“冥想并非停止思绪,而是不去追逐它们。” 在苏梅岛,这句建议非常有道理。在这里,即使是最认真地尝试静心,也能感受到岛屿的心跳:棕榈树间飘过的风,远处传来的八哥的鸣叫,以及隔壁厨房飘来的淡淡的炒蒜香味。

如果你心不在焉——想着芒果冰沙 查汶海滩 或者你正在护理的晒伤 拉迈海滩——只需留意它,然后重新调整呼吸。僧侣们都是耐心大师,你会发现,仁慈和包容与任何正式的冥想技巧一样,都是他们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
钟声响起后:让平静带入岛屿生活

法会结束后,僧侣们可能会邀请你与他们共享一顿简单的餐点——通常是米饭、蔬菜,或许还会有一杯香气扑鼻的椰子汤。静静地进餐,你会注意到当你真正投入其中时,各种味道会变得更加浓郁。寺庙门外的世界似乎变得更加柔和,色彩更加鲜艳,仿佛整个岛屿都在与你共舞。

实用提示: 如果你想深化你的练习,请咨询以下多日冥想静修 迪帕巴凡冥想中心苏梅岛山丘中一处宁静的胜地。在谷歌地图上搜索“Dipabhāvan 冥想中心”,或访问其官方网站,了解课程安排和要求。


旅途中的温柔幽默

如果你发现自己在冥想中途打瞌睡,或者不小心踩到自己的脚,直到脚麻木,也不用担心。僧侣们见多识广,他们的笑容仿佛在说:“欢迎加入俱乐部。” 在苏梅岛冥想,并非让你在一个早晨就成为神秘主义者——而是让你在思绪之间找到更多空间,对自己和世界多一点善意。


最后的想法:一件你无法打包的纪念品

在苏梅岛与僧侣们一起冥想,与其说是一项旅游活动,不如说是一份邀请——一个体验岛屿静谧魔力的机会。你离开时,口袋里装的不是纪念品,而是内心的宁静,是阳光洒在瓷砖地板上的记忆,是呼吸时那份简单优雅的感受。

如果你有机会到苏梅岛,不妨尝试一下。在钟声和香火缭绕的氛围中,你或许会发现,最美好的发现并非岛屿本身,而是带回家乡的宁静祥和。


提及的地点:
– Wat Plai Laem(在谷歌地图上搜索:Wat Plai Laem)
– 大佛寺(Wat Phra Yai)(在谷歌地图上搜索:Wat Phra Yai)
– 查汶海滩 (在谷歌地图上搜索:查汶海滩)
– 拉迈海滩(谷歌地图搜索:拉迈海滩)
– 迪帕巴梵禅修中心 (谷歌地图搜索:迪帕巴梵禅修中心)

祝您冥想愉快,旅伴。

舒泽华

舒泽华

文化体验策展人

舒泽华为《苏梅岛之恋》带来了十多年的跨文化新闻和旅行写作经验。他成长于语言学家家庭,对当地传统和鲜为人知的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。舒泽华拥有人类学硕士学位,并在东南亚生活多年,深谙当地文化。他细致的研究、真诚的热情以及将人与地域联系起来的诀窍,使他成为一位值得信赖的苏梅岛原汁原味体验向导。

评论 (0)

这里还没有评论,你可以成为第一个评论者!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